气候变化2001:
科学基础
相关报告

C.1 观测到的全球均匀混合的温室气体浓度及其辐射强迫变化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一千年里,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许多温室气体的浓度都明显增加。

  表1列出了几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并综合了它们在1750年和1998年的浓度,1990-1999年期间浓度的变化,和它们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一种成份对气候变化辐射强迫的贡献,取决于该气体的分子辐射特性,大气中浓度增加量,以及释放后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等。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是与政策密切相关的参数。也就是说,在自然过程把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清除掉之前,具有长寿命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存留至少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在此期间,它们都对维持大气辐射强迫具有准不可逆的贡献。

表1: 例举几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温室气体。[根据第3章表4.1]
  CO2
(二氧化碳)
CH4
(甲烷)
N2O
(氧化亚氮)
CFC-11
(氟利昂-11)
HFC-23
(Hydrofluoro-carbon-23)
CF4
(Perfluoro-methane)
工业革命前浓度 约280 ppm 约700 ppb 约270 ppb 0 0 40 ppt
1998年浓度 365 ppm 1745 ppb 314 ppb 268 ppt 14 ppt 80 ppt
浓度变化比b 1.5 ppm/年 a 7.0 ppb/年 a 0.8 ppb/年 -1.4 ppt/年 0.55 ppt/年 1 ppt/年
大气寿命 5-200 年c 12 年 d 114 年 d 45 年 260 年 >50,000 年
a 在1990-1999年期间,二氧化碳的速率在0.9ppm/年~2.8ppm/年之间变化,甲烷的速率在0.13ppb/年之间变化。
b 只计算1990-1999期间的速率。
c 二氧化碳的生命期长短不一,这是由于不同的清除过程其更新速率不同。
d 生命期曾被定义为“调节时间”,那是考虑了气体存留的间接影响。

二氧化碳 (CO2)


图10: 大气CO2浓度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a)大气CO2浓度的直接观测。(b)过去一千年南极冰芯所得大气CO2浓度,为比较也给出近期的大气观测(Mauna Loa)的结果。(c)Taylor Dome南极冰芯中CO2浓度。(d)Vostok南极冰芯中CO2浓度。(颜色代表不同的研究)。(e-f)根据地球化学循环理论推导的CO2浓度。(彩条和线代表不同的研究)。(g)大气CO2浓度的年增长量。剔除季节循环的大气CO2浓度的月增量。 垂直箭头表示厄尔尼诺事件,水平线表示1991-1994的加强的厄尔尼诺事件。[根据图3.23.3]
  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从1750年的280ppm5 增加到1999年的367ppm(增加31%见表1)。今天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过去42万年没有被超过,甚至在过去的2000万年也没有被超过。过去一个世纪的增长率几乎是史无前例的,至少在过去的2万年期间是这样的。(参见图10)。二氧化碳的同位素组成和观测到的大气氧气的减少,表明大气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由于化石燃料燃烧以及森林破坏过程中有机碳的氧化所致。来自于数十万年前冰芯气泡中远古时代大气数据为工业革命时期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提供了依据(图10)。与早先几千年间相对不变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280±10ppm)相比,工业革命期间这种增加非常引人注目。自1980年以来,平均增加速率是0.4%/年。这种增加来源于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过去20年的主要排放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剩下的(10-30%)主要由于土地使用的变化,其中特别是森林砍伐。从图9中可以看出,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温室气体。它目前的辐射强迫是1.46Wm-2,占全球长寿命且均匀混合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引起的辐射强迫的60%。

  过去40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直接观测表明二氧化碳浓度增长速率的年际变化很大。20世纪90年代年增长率从0.9变化到2.8ppm/年,相当于1.9-6.0PgC/年。这种年际变化统计上与短期气候变率有关,这种短期气候变率改变了海洋和陆地对大气二氧化碳吸收和排放的速率。大气二氧化碳增加的最快的时候通常是在强厄尔尼诺年(框4)。这些较高速率的增加似乎可以解释成厄尔尼诺年期间陆地吸收二氧化碳量的减少,相应抑制了海洋比平常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的趋势。

  现在,人们可以根据大气观测计算过去20年来人为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增加与在陆地和海洋的吸收之间的分布比例。表2给出的是20世纪80年代(与SAR在有海洋模式帮助情况下得到的结果相似)和20世纪90年代的全球二氧化碳收支。观测到的大气氧气的减少和二氧化碳的增加被用来建立这种收支。这项研究与其它分析结果相似(如对大气二氧化碳同位素组成的分析,以及对海水中CO2和CO2的不同测量等)。20世纪90年代收支建立在新的观测数据基础上,重新估计1989至1998年收支这是用SAR中的方法,并反映在IPCC《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特别报告》中(2000)。陆地生物圈作为一个整体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是碳汇,即是说,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是森林砍伐)释放的二氧化碳将完全被其它陆地汇所抵消,这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和北半球副热带地区。估计土地利用变化而引起的二氧化碳的释放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样,剩余陆地汇的大小也是这样)。

  基于过程的模拟研究(陆地和海洋碳循环模式)使全球碳循环机制有了初步的量化认识。陆地模式结果显示二氧化碳高浓度(CO2施肥作用)将促进植物的生长,人为氮沉降过程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有重要作用,和其它机制一起,如土地管理的变化,有可能是造成上述陆地剩余碳汇的原因。模拟出的20世纪80年代气候变化对陆地汇的影响较小,并有不确定性。

表2: 根据大气二氧化碳和氧气测量所得全球二氧化碳收支(PgC/年)。正值表示向大气中释放,负值表示从大气中吸收。[根据表3.13.3]
 
第二次评估报告a,b
此次报告a
 
1980-1989
1980-1989
1990-1999
大气中碳的净增加
3.3 ± 0.1
3.3 ± 0.1
3.2 ±0.1
碳排放(化石燃料,水泥)c
5.5 ± 0.3
5.4 ± 0.3
6.3 ± 0.4
海洋-大气通量
-2.0 ± 0.5
-1.9 ± 0.6
-1.7 ± 0.5
陆地-大气通量d
-0.2 ± 0.6
-0.2 ± 0.7
-1.4 ± 0.7
a 注意表中不确定性标准差范围在±1之间。第二次评估报告(SAR)中的不确定性标准误差范围为±1.6(大约90%可信度),本报告中把它调整到±1之间。准误差范围表示的是不确定性,不是年际变化,事实上它的量值大得多。
b 以往IPCC碳收支是根据模式中海洋的吸收以及陆地-大气系统通量之差所得。
c 20世纪80年代化石燃料的排放自第二次评估报告(SAR)之后作了适当的向下调整。
d 陆地-大气通量表示由于土地利用变化量与剩余陆地汇的差。这两项在目前大气测量中不能被分开。通过不同分析估计1980至1989年土地利用变化,剩余陆地汇,可用如下方法推出:土地利用变化1.7PgC/年(0.6至2.5);剩余陆地汇1.9PgC/年(3.8至0.3)。90年代以后的数据暂没有。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