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 2001:
影响、适应性和脆弱性
相关报告

5.2 亚洲

  在整个亚洲地区,气候变化会对资源产生巨大的压力。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60%以上,自然资源已经岌岌可危,某些地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极其有限。多数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自然资源,例如水、森林、草场、牧场和渔业。气候变异的程度随亚洲不同区域和国家的不同而明显不同,亚洲的几个脆弱区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程度及其受到影响的几个方面详见表TS-6。亚洲地区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列于表TS-7,供选择区域或问题的种类。

表TS-6: 部分亚洲地区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气候要素变化和海平面上升
脆弱地区
主要变化
影响
主要
次要
0.5-2oC(海平面升高10-45厘米) 孟加拉国河口沼泽林带 - 大约15%的土地被淹没(750平方公里)
- 盐渍化增加
- 植物物种减少
- 野生动植物减少
- 经济损失
- 安全系数下降,失业增加
4°C
(降水增加10%)
西伯利亚冻原 - 永久冻土减少
- 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南界北移100-200公里
- 岩石强度变化
- 承受能力变化
- 冰冻岩石的可压缩性变化-热侵蚀
- 影响建筑工业
- 影响采矿工业
- 影响农业发展
>3°C
(降水增加20%)
哈萨克斯坦水资源 - 径流变化 - 冬季洪涝增加
- 夏季流量增加
- 生命和财产受到威胁
- 夏季水资源不足
增加2oC(降水变化5-10%;海平面升高45厘米) 孟加拉低洼地区 - 淹没范围大约增加23-29% - 洪水深度变化
- 雨季水稻种植方式改变
- 生命和财产受到威胁
- 健康问题增多
- 水稻产量下降
表TS-7: 亚洲部分地区对气候变化影响脆弱的主要部门,可信度水平参阅技术摘要,1.4节
地区 粮食和纤维作物 生物多样性 水资源 海岸生态系统 人体健康 人居
亚洲北部
易恢复
****
高度脆弱
***
易恢复
***
易恢复
**
中度脆弱
**
轻度脆弱或不脆弱
***
亚洲干旱-半干旱地区            
- 中亚
高度脆弱
****
中度脆弱
**
高度脆弱
****
中度脆弱
**
中度脆弱
***
中度脆弱
***
- 青藏高原
轻度脆弱或不脆弱
**
高度脆弱
***
中度脆弱
**
无资料

无资料
亚洲温带区
高度脆弱
****
中度脆弱
***
高度脆弱
****
高度脆弱
****
高度脆弱
***
高度脆弱
****
亚洲热带区            
- 南亚
高度脆弱
****
高度脆弱
***
高度脆弱
****
高度脆弱
****
中度脆弱
***
高度脆弱
***
- 东南亚
高度脆弱
****
高度脆弱
***
高度脆弱
****
高度脆弱
****
中度脆弱
***
高度脆弱
***

5.2.1 农业和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亚洲地区最关心的问题。由于受到高温和水资源胁迫、海平面上升、洪涝灾害增加以强热带气旋引起的飓风影响,作物生产和水产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高可信度)。一般来说,在中高纬度地区,作物的产量将增加,在低纬度地区将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由于夏季的延长,引起亚洲北部的农业生态系统的边界北移,使农业生产潜力普遍提高(中等可信度)。气候变异和变化将影响作物的种植季节安排,也会影响到作物生长季的长短。在中国,主要农作物的产量会有所下降。严重的水分短缺与热胁迫结合在一起,将对小麦生产产生更重要的不利的影响。即使在未来CO2升高的正面效应作用下,印度的水稻生产力也会受到不利的影响。在亚洲温带和热带地区,如果气候变得温暖潮湿,作物病害如小麦赤霉病、稻瘟病、稻纹枯病会更加广泛蔓延。降低气候变异不利影响的适应性措施包括调节作物种植管理进程安排,以充分利用湿润季节的优势,避免生长季内受极端天气事件的危害(例如,台风和强风)。[11.2.2.1]

  亚洲是世界主要水产区,80%的养殖鱼类、虾、贝壳类都产自亚洲。由于过度开发、深海捕捞、海岸带开发、以及由于陆地活动造成的污染,对许多野生资源都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另外,海洋的生产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到浮游生物迁徒的影响。如日本海沙丁鱼的季节性迁徙,与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期间引起的温度变化相对应。强风暴和飓风也经常侵扰沿海地区,增加了废弃物向海中的沉积。海洋渔业和内陆渔业需要在区域尺度上进行有效保护和可持续管理,以使水产资源能够满足地区和国内的营养需求。[11.2.4.4]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