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工作组 - 决策者摘要
图 1:过去140年和1000年地球表面气温的变化。
(a) 给出地球表面温度逐年变化(红柱)和近似逐年代变化(黑线,经近年代际时间尺度抑制脉动的过滤年度曲线)。每年资料存在一些不确定性(细工字黑线代表95%信度区间),主要源于数据差距、随机的仪器误差、海面温度数据误差校正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及陆地城市化调整误差订正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等。在过去的140年和100年中,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增加的最好估计为0.6± 0.2°C。
(b) 此外,根据代用资料已建起在过去1000年间北半球平均表面温度的逐年变化(蓝线)和50年平均变化(黑线),这些代用资料按温度表数据进行标定(见图中主要代用资料清单)。灰色区域代表每年资料的95%信度区间。由于使用相对分散的代用资料,较为遥远的年代里这些不确定性将增加,而且通常比器测记录大很多。然而,20世纪变暖的速度和时间与过去1000年的其他9个世纪相比要大得多。同样,20世纪90年代可能是过去千年中最热的十年,1998年可能是7最热的一年。 [根据(a) 第二章, 图2.7c 和 (b) 第二章, 图2.20] |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第三次评估报告以先前的报告为基础,并吸收了过去5年中气候变化研究的新成果1。来自许多国家的数百名科学家2
参与了报告的编写和评审。
本决策者摘要于2001年1月在上海3由IPCC成员国家政府批准。摘要介绍了目前对气候系统的认识水平,并提出了对其未来演变及其不确定性的估算。详细信息可以从基础报告中找到,同时附录中的信息来源提供了对报告各章节的交叉参考。
日益增加的观测结果给出了一个变暖的世界和气候系统的其他变化的整体图景。
自从第二次评估报告(SAR4)发表以来,新的现代和古气候研究资料、改进的资料分析、更严格的资料质量检验以及对不同来源资料的比较等,均导致了对气候变化更好的理解。
20世纪全球地面平均气温升高约0.6°C。
- 自1861年以来,全球地面平均气温(陆地和海面近表层气温的平均值)已经增加。20世纪期间增加了0.6 ± 0.2°C5,
6
(图 1a)。该数字约比SAR在1994年的值大0.15°C,这是因为在新增的年份内(1995年至2000年)温度相对较高和改进的资料处理方法。这些数字考虑了各种订正,如城市热岛影响等。该记录包含着较大的变率,如20世纪大部分的增温发生在两个时段,即1910年至1945年及1976年到2000年。
- 从全球来看,20世纪90年代很可能7
是1861年以来仪器记录中最暖的10年,1998年很可能是同期最暖的一年(见图 1a)。
- 新的北半球代用资料分析说明,20世纪的增温可能7
是过去的1000年中所有世纪中最明显的,20世纪90年代可能7
是最暖的10年,而1998年是最暖的年份(图 1b)。由于资料偏少,1000年以前的年平均温度所知甚少,1861年以前的南半球情况也不很清楚。
- 平均而言,在1950年和1993年之间,陆面夜间的日平均最低温度每10年增加0.2°C,是白天日平均最高温度增加速率的2倍(每十年大约是0.1°C)。这样就延长了中高纬地区的无霜期。同期海面温度的增加约为陆面平均气温增加值的一半。
过去40年大气层8千米以下部分已经升温。
- 自50年代以来(足够的气球探空时期),8千米以下低层大气的总的全球升温和近地层的类似,都在每10年0.1°C量级上。
- 自1979年有卫星观测记录以来,卫星观测和气球探空都说明,8千米以下低层大气的全球平均温度每10年约增加+0.05 ± 0.10°C。但全球地面平均气温每10年已经显著增加了+0.15 ± 0.05°C。这个增暖速率的差别在统计上是有意义的,它主要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 最低层8千米大气和地面由于平流层臭氧减少、大气气溶胶和厄尔尼诺现象等因素,受到的影响不一样。因此,在短期内(如20年)存在温度趋势差异在物理上容易理解。此外,空间采样技术也可以解释一部分趋势差异,但这些差异现在没有被完全解释。
雪盖和结冰范围已经减少。
- 卫星资料表明,自60年代末以来,雪盖面积很可能7
减少了约10%。地面观测表明,在20世纪北半球中高纬地区河湖每年的结冰期很可能7
减少了约2个星期。
- 在20世纪,非极地区的山地冰川广泛消退。
- 自50年代以来,北半球春夏海冰面减少约10-15%。在最近几十年,北极夏末至秋初的海冰厚度可能7减少了约40%,期间冬季海冰厚度减少较慢。
全球平均海面升高,海洋热容量增加。
- 根据潮汐站资料,20世纪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0.1至0.2米。
- 自50年代以来,全球海洋热容量增加。在这期间对海洋次表层温度有较充分的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