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来,应对一般天气事件和极端天气事件的费用迅速地增加。灾害性事件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从50年代的每年39亿美元增加到90年代的每年400亿美元,增加了10.3倍,(所有的损失均以1999年美元价计,没有用平均购买力进行调整),其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损失约占四分之一。同期这些损失中入保部分也从每年几乎为零增加到每年92亿美元。再考虑小规模的、非灾害性的与天气相关事件,上述损失将增加两倍。在1985年至1999年间,作为保险业脆弱性增加的指标,全球财产/意外事件保险费与和天气有关的损失比率降低了三倍。[4.6]
尽管已经付出巨大的努力并继续努力建筑防御设施和提高防灾的能力,但应对天气事件的费用已经迅速增加。过去50年,业已观测到的部分灾害损失上升趋势与社会经济因子联系在一起,如人口增长、财富增加、脆弱地区城市化等,而部分灾害损失上升趋势与气候因子联系在一起,如降水量的变化和洪涝事件。准确地将这些灾害归因于何种因素非常复杂,而且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事件中,这两方面原因之间的综合作用也不同。[4.6]
气候变化以及预计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天气事件的变化,可能会增加风险评估中保险精算的不确定性(高可信度6)。这可能会对提高保险费增加更大的压力,和/或导致保险范围重新分类的风险即将一些项目列入非保险范围的一定风险。这些变化将触发成本增加,放慢金融服务向发展中国家扩展的速度,减弱保险业对各种突发事件的保障作用,增加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社会对政府赔偿资金的需求。如果发生这些变化,公众和私营实体在提供保险和风险管理的相对作用方面有望得到改变。[4.6]
历史记录表明,虽然低可能性、高影响事件或多重空间关联事件可能会严重地影响金融部门的部分业务,尤其是当那些部分适应能力同时受到非气候因素的削弱时(例如不利的金融市场环境),但是金融部门作为一个整体还是能够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那些财产/灾难保险和再保险部门以及小型专门的或非多样化的公司已经表现出很大的敏感性,包括由于应对天气事件触发的利润减少和破产。[4.6]
适应气候变化使金融部门不仅面临复杂的挑战,而且也面临很多机会。例如,参与制定定价、准备金税款处理方面的规章,从风险市场回撤能力等,都会影响这一部门恢复能力。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实体也可能通过提高灾害防范、防止灾害损失计划、制定相应法规、改进土地利用等来增加适应能力。然而,在一些情况下,一些公共保险项目和救济计划,因在脆弱地区如美国发生洪水的平原和海岸带地区引入发展项目会成为自满和错误的适应措施。[4.6]
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最大,尤其是在那些依靠初级生产力作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的国家。一些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已经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有一个例子是损失了高达一半的国内生产总值。如果与天气相关的风险变得难以保险,保价攀升、投保困难,就会公平问题和发展受抑制的问题。相反,保险业、融资体制和发展银行更多地参与进来 ,将会增强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4.6]
相关报告 |